编者按
一段往事就是一段记忆,一张老照片就是一个故事。时光荏苒,烟台大学历经几代烟大人的奋斗,留下不同的历史足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春秋轮回,风雨剥夺了烟园建筑光鲜亮丽的衣裳,换之以时光古旧的烙痕,钟楼塔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伫立中见证着学校发展的岁月变迁。
我们重温记忆,是为了凝聚前行的力量。为了搜寻往昔岁月沉淀后的美好,记录下时光流逝后有关母校、有关师生、有关校园的往事,烟台大学微信推出“烟大 · 记忆”专栏,并面向全校师生、广大校友、曾在烟大工作过的老师以及与烟大有缘的社会各界人士征稿。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席卷神州大地,作为1984年建校的烟台大学也乘改革开放东风,扬帆起航,奋力书写着建设发展的恢宏篇章。烟台大学到底为改革开放做出了什么贡献,提供了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呢?本期“烟大·记忆”为您推送的是姚新喜老师撰写的文章《烟台大学为改革开放贡献了什么?》,让我们一起从中去寻找答案吧。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烟台大学建校34周年。在纪念我国这一伟大历史变革、迎来我校校庆34周年的时刻,回顾我校创建发展的历史,总结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谋划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战略,是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
烟台大学是一批思想解放、目光远大、有作为、敢担当的地方、中央领导人和大学管理者顺应时代潮流,用改革开放的思维与行动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型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烟台大学没有辜负时代的眷顾与人民的重托,以改革开放的姿态与作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烟台大学到底为改革开放做出了什么贡献,提供了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呢?在建校34年后的今天,以全局和历史的眼光审视来路,烟台大学在创办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建校早期所采取的一系列适应时代变革、推动地方发展和满足人民要求的创造性举措,为实现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为高等学校走出象牙塔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自己的新鲜经验,做出了带有全局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贡献。、
开创了依靠中央、地方和人民群众
多方面积极性举办地方高等教育的先河
烟台大学的创办首先源于烟台地方领导人对高等教育之于地方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清醒认识与有力作为。1984年初,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向前来视察工作的万里、胡启立提出依靠自己力量办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得到了中央领导人支持。中央提供仪器设备与图书经费补助,安排北大、清华两所一流大学支援建设。原来只同意办一所职业大学的省委、省政府,转而支持烟台市这一创举,将烟台大学纳入省属大学行列,给予干部任命、机构编制、运行经费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烟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烟台市集资筹建烟台大学的规定》,市政府动员企业、农村和社会各界筹集近6000万元建设资金,承担了征地建设等一系列建校基础工作。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合力创办一所新型地方大学,着力补齐东部较为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短板,助力沿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烟台人民群众接受大学教育的迫切愿望。在当时的制度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这是一个极富改革开放精神、顺应时代变迁的创举,是毛泽东上世纪50年代《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扩大地方自主权,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大胆探索与生动实践。烟台大学的这一开创性举措,开地级市办大学的先河,启发和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一批体现中央与地方、民办与国助、境外与境内多方积极性的地方大学的兴起。
开启了中央支援地方高校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新路
中央政府给予烟台大学创办的支持,不只限于较快批准成立、补助建设经费。更重要的是,中央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部属大学给予新建烟台大学从人力、物力,到大学制度、理念与文化的全面支援。选派行政与学术领导人,制定学科专业设置方案,调拨图书和仪器设备,传播大学理念与文化,复制和移植大学管理制度,一整套带有制度性变革色彩的支援举措,与此前由某个中央领导人指示,或因校友关系形成的个别中央大学帮助地方大学建设的做法迥然不同,开启了部属大学、尤其是中央领导的一流大学支援地方大学建设的一条新路。为了保证这一变革举措的落地与成功,教育部向北大、清华下达专门文件,详细规定了干部选派、援建形式、生活待遇等,要求两校将援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本校工作计划。由烟大创办而开启的选派一流大学支援地方新建大学由此成了一项制度性安排。
烟大之后的青岛大学、宁波大学等东部率先发展地区大学的建设,均由教育部发文,安排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对口支援建设,东部地区新建地方高校因此获得较快发展。这一改革的经验还被成功地运用到新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部高校组团支援西部地区部分高校项目中。西部地区的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等一批地方大学办学水平因此得到极大提升,为开发西部、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提供了一大批高质量本土人才的有力支持。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省部共建即教育部与中西部没有“211”高校的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一两所省属大学的项目。而成立于省部共建项目开始前20年的烟台大学,实际上是省、市、部、校三级五方共同建立起来的一所地方大学,是以省部共建形式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新道路的开创者。十分可贵和值得珍视的是,它不单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的作为,而且是整合了包括地级市在内的三级政府,乃至于县级政府在内的四级政府资源与力量共建的结果。不单是依赖具有行政权力与财政资源的政府,而且仰仗两所办学风格、学科结构不同的一流高校的联手支援,实属前无古人,未知后有来者的创举。
优化了山东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路径
与大学布局版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山东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全国大专以上人口拥有量599人/10万人,山东为353人/10万人;全国高校在校生平均12人/万人,山东省7.4人/万人,按人口比例排到全国第27位。这与一个经济和人口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在烟台市提出自己办大学前,山东省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在校生规模的主要路径,是重点扩大现有高校规模,支持驻鲁部属院校的发展,少量新建一些商科、师范和职业大学,并没有在地级市办大学的设想。烟台市提出自己办大学,表现出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汇集多种力量兴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也因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中央领导敏锐地认识到这对于克服高层次人才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省里为市里“松绑”,有力促进了山东省解放思想,发挥地方积极性,汇聚多方资源,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解决人才紧缺问题。省里态度和决策导向为之一变,将主要依靠既有大学增加招生规模,变为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建立新大学,既有效增加了大学数目与在校生总量,也改变了高等学校在山东全省布局不均衡的状况。
继烟台大学建立后,青岛市提出兴办青岛大学,煤炭部在烟台开办中国煤炭经济学院,部属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在威海建立分校,提升了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高等教育在整体教育结构中的比例,使山东省大学分布版图西密东疏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烟台大学的创办提供了一种可贵的示范效应。
建立起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
与服务地方企业新机制
地方和中央领导人建立烟台大学的初衷,就是要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加快作为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这一明确的办学目标不仅赋予了这所地方大学天然的使命担当,也决定了它的学科与专业结构要适应地方的经济与产业结构。为此,两校派出相关专业20多位教师来烟,就专业设置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建校初期设置的1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本、专科并举,文、理、法、工结合的层次与学科结构,既符合长远发展需要,又能够较快为本地提供迫切需要的人才,为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的地方大学奠定了学科专业基础。
烟大早期还通过举办干部班、国际贸易干部培训班、乡镇企业专科班、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口语强化班等“短平快”人才培养方式,为山东省和烟台市培养了一批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社会迫切需要的应用学科与技术及专业管理人才,切实为社会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服务。烟台大学的科研工作也围绕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升级需求开展工作。北大、清华两校教师带领烟台大学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结合烟台地方资源优势所做的食品开发、保鲜,工厂生产中技术难题的诊断、解决,产品档次提升与新技术应用等,促进了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与新产品的研发。
此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咨询和技术服务,而且教会了青年教师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入研究状态;也为青年学者树立了关注基层需求、主动服务社会、面向问题开展科研的榜样;为进入新世纪后烟大积极为地方服务,与企业融合共进,提高服务本领、增强研发实力奠定了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基础。30多年后,药学院教师团队以及以任万忠、郭忠等为代表的一批烟大工科教师在为企业研发生产服务中所进行的实践与努力,不能不说是烟大初创者们深思应用型大学定位、厚植服务社会精神的硕果。
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
与学生工作体制
以两校援建领导为核心的烟大早期校班子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注重打下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开创精神、科学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尊重和发扬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勤俭求学思想,开展勤工助学实践。从1987年5月举行第一次学代会建立校学生会组织起,1988年11月、1990年5月,先后召开三次学代会,基本上实现了按学代会章程每年召开一次学代会规定的要求,提高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生事务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加教学过程的灵活性,采用学分制,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转专业。实行暑期小学期制,增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摸索和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规划与发展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尤其是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5个专业首先推开的全面学分制改革,打破专业界限,为学生选配导师,指导学生自由选课,以所选课程结构确定学生以何专业毕业,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决定提前或推迟毕业,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在全国教学改革会议上介绍后引起很大反响,堪与当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武汉大学媲美。(未完待续 )